相關鍊接 
背景:
學生活動

【領學講讀活動】——《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團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 試行)》(第三期)


[日期:2021-04-15]

讀者介紹:

    道日蘇拉,女,蒙古族,共青團員,1999年01月生,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2019級數學與應用數學蒙班學生。先後獲得2019-2020年度優秀學生幹部獎學金,内蒙古師範大學首屆師範生教具制作大賽一等獎,優秀标兵稱号,内蒙古師範大學大學生自我管理委員會優秀部員稱号,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教具制作大賽一等獎,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教師技能大賽優秀獎,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優秀學委稱号,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主持人大賽三等獎。曾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活動,志願時長23小時。現擔任19蒙班團支書及内蒙古師範大學學生自我管理委員會新媒體創意中心部長。

講讀内容:

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團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 試行)

(2020年11月17日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會議審議批準,2020年12月17日共青團中央發布)

第五章 團籍、團員組織關系和流動團員管理

第二十二條    經團支部團員大會通過、具有審批權限的團的委員會批準入團的青年,自支部大會通過之日起,即取得團籍。

   與團組織失去聯系1年以上、通過各種方式查找仍然沒有取得聯系的團員,因私出國(境)并在國(境)外長期定居的團員,出國(境)超過5年仍未返回的團員,停止團籍。對停止團籍的團員,應當在其團員檔案(含電子檔案)中予以記錄。
   停止團籍後,經本人申請、縣級以上團的領導機關核實、批準,可以恢複團籍。停止團籍2年後确實無法取得聯系的,按照自行脫團予以除名。
   對受到勸其退團、勸而不退除名、自行脫團除名、退團除名等組織處理的個人,不能恢複團籍;退團以後又符合條件的,可以重新入團。受到開除團籍紀律處分的,原則上不能重新入團。

第二十三條    自發展團員工作開始,團組織應建立團員個人檔案。團員檔案主要包括《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入團志願書》、入團申請書、入團積極分子培養考察(團校學習結業)材料、團員證、團員登記表、團内獎懲材料等。入團志願書是首要團員檔案。
   團員檔案應當按國家規定納入學籍檔案或人事檔案。學生團員檔案一般納入學籍檔案進行管理,原則上随學籍檔案轉移,由學校團組織管理。已建立人事檔案的,由具備人事檔案管理權限的用人單位,或由縣級以上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授權管理服務機構等人事檔案管理服務機構統一管理;未建立人事檔案的,一般由縣級團委統一管理,有條件的地方也可由鄉鎮、街道團組織管理。
   團員檔案遺失或不完整的,一般由其隸屬團組織或入團時所在單位團組織出具證明。團員身份核實無誤的,可按程序補辦團員登記表、團員證等作為團員身份證明,不補辦入團志願書。補辦團員檔案及相關證明材料須真實可信,對提供虛假材料和檔案的應當追究相關單位和個人的責任。
   依托“智慧團建”系統,以新發展團員為重點,建立團員電子檔案庫。
   各級團的領導機關應當加強對團員檔案管理的指導監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第二十四條    團員組織關系是指團員對團的基層組織的隸屬關系。
   (一)每個團員都必須編入團的一個支部。有固定學習、工作單位且單位已經建立團組織的團員,編入其所在單位團組織;單位未建立團組織的,一般編入其經常居住地或單位所在地團組織。沒有固定學習、工作單位的團員,一般編入本人居住地或戶籍所在地團組織。
   (二)團員外出學習、工作、生活6個月以上并且地點相對固定的,一般應當将其組織關系轉至外出地學習、工作單位的團組織或相應屬地團組織,具備條件的也可轉至“青年之家”或團屬青年社團中的團組織。
   (三)團組織接收團員組織關系時,如有必要,可以采取适當方式查核團員檔案。對組織關系轉出但尚未被接收的團員,原所在團組織仍然負有管理責任。團組織不得無故拒轉拒接團員組織關系。
第二十五條    團組織應當做好流動團員管理和組織關系轉接工作。對外出6個月以上且沒有轉移組織關系的流動團員,應當通過網絡等形式保持聯系,跟進做好教育培訓、管理服務等工作。
   (一)學校學生團員畢業後未升學或未落實就業去向的,一般可在原學校保留組織關系6個月,最長不超過1年,符合條件的應當及時轉出。對組織關系轉至居住地、戶籍地所在鄉鎮、街道的畢業學生團員,鄉鎮、街道團組織應當主動加強聯系服務,持續關注其就業動向,及時跟進做好組織關系轉接。
   (二)對出國(境)學習工作生活人員中的團員,由出國(境)前所屬團組織保留其組織關系。出國(境)團員集中的學校或單位團組織,應當通過建立網上團員社群等方式加強聯系服務。出國(境)團員返回後按照規定恢複組織生活。
   (三)對農村流動團員和異地居住的流動團員,流出地團組織要加強與其本人和流入地團組織的聯絡協調。
   (四)建立健全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團組織,理順流動人才團員組織關系,具備條件的可成立流動人才團組織、接收團員組織關系轉入。
   (五)對勞務派遣工中的流動團員,一般将組織關系保留在勞務派遣單位的團組織或團員戶籍所在地團組織。以用工單位團組織為主,開展日常教育、聯系、服務。
   流入地團組織應當協助做好流動團員日常管理,教育引導團員向居住地團組織報到,具備條件的應當督促其及時轉移組織關系。依托區域化團建,按照組織關系一方隸屬、參加多重組織生活的方式,組織流動團員開展活動。外出6個月以上未轉移組織關系的流動團員可以在流入地團組織參加教育評議、先進性評價和團籍注冊。流出地和流入地團組織應當相互通報、承認流動團員的教育評議、團員先進性評價、團籍注冊情況。
   流動團員應當通過定期報到或電話、網絡等方式,主動與保留其組織關系的團組織聯系,每半年至少聯系1次。

Baidu
sogou